美國股債價差創互聯網泡沫以來最高紀錄,這意味著什么?
來源:華爾街見聞
標普500指數的預期收益收益率已降至3.9%,而10年期國債收益率則上升至4.65%。這意味著股票風險溢價,即投資者因持有股票而獲得的額外補償,已跌入負值區間,加劇了投資者對大型科技股和其他股票高估值的不安。
近期,美國股市與債券之間的估值差距達到了自互聯網泡沫以來的最高水平,加劇了投資者對大型科技股和其他股票高估值的不安。
周五,據彭博數據顯示,標普500指數的預期收益收益率已降至3.9%,而10年期國債收益率則上升至4.65%。這意味著股票風險溢價——即投資者因持有股票而獲得的額外補償——已跌入負值區間,達到了2002年互聯網泡沫破裂期間的水平。
資產管理公司GMO的資產配置聯席主管Ben Inker表示:
投資者實際上在說我想擁有這些主導的科技公司,我愿意在幾乎沒有風險溢價的情況下持有它們。我認為這是一種瘋狂的態度。
從估值角度來看,當前美國股市的高估值被部分市場人士稱為“所有泡沫之母”。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美國經濟和企業利潤的強勁增長吸引了大量資金涌入股市;二是投資者對“七大科技巨頭”的過度追捧,導致市場集中度顯著上升。
然而,這種高估值并非沒有風險。一方面,市場集中度的提升使得投資組合面臨單一板塊波動的系統性風險;另一方面,盈利增長的可持續性也面臨挑戰。當前的利潤率已高于歷史平均水平,一旦未來回歸常態,盈利增長可能大幅放緩,從而對股價形成壓力。
盡管如此,部分市場觀點認為當前的高估值是合理的。高盛的分析模型顯示,考慮到利率環境、勞動力市場健康等因素,標普500指數的估值仍處于合理區間。好消息是盈利正在增長,即使估值不變,盈利增長也應該會推動股價上漲。
轉載原創文章請注明,轉載自山東天桓計量檢測有限公司,原文地址:http://www.ddcec.cn/post/35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