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結束了!內塔尼亞胡一句話,加沙街頭國旗揮舞,慶祝槍聲不斷
死亡終于要結束了!隨著內塔尼亞胡一句話,以色列與哈馬斯成功坐在談判桌前。這一次,他們達成了一項新的停火協議。一時間,加沙街頭到處充斥著慶祝的槍聲,還有不少人手持巴勒斯坦國旗揮舞。
說實話,這個消息放在任何時候都是驚天動地,無論是對于那里飽經戰火的平民,還是每天緊盯這一地區局勢變化的國際社會。
1、美國親自擔保,以色列哈馬斯停火
據央視新聞報道,卡塔爾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正式宣布,一份由卡塔爾、埃及和美國擔保的三階段停火協議,計劃于2025年1月19日正式生效。
協議的核心意圖自然是實現永久停火,并且恢復和平。
其實,這個協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產物,而是多輪艱苦談判后的結晶,其中包含了停火、交換戰俘、以色列軍隊逐步撤出加沙、流離失所者重返家園,以及加強人道主義援助等多方面的內容。
首先,為什么在這個時間點達成協議?時機的選擇絕非偶然。在美方的強烈敦促下,以色列收起了曾經的強硬態度,不僅派出高級別談判代表團親赴卡塔爾,還在內外壓力下展現出了妥協的姿態。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面臨的政治壓力可想而知,不僅要面對國內極右翼勢力對軍方和政府的批評,還得回應國際社會特別是美國的持續施壓。議會即將進行的表決便是一個縮影:停火協議雖然得到部分民眾的支持,但右派的呼聲仍舊高漲,認為這是一種不必要的讓步。
2、停火協議背后,仍存在很多挑戰
而背后更深層次的原因,則與美國即將進行的權力交接有關。
拜登即將卸任,美國希望在此之前推動這一區域的和平進程,以防止新任總統特朗普上臺后政策的不確定性影響到中東北非地區的穩定。
當然,達成協議只是邁出的第一步。
回顧歷史,每次停火協議的達成都給人帶來一絲曙光,卻也總是伴隨著令人不安的懸念,比如和談期間,加沙地帶的戰火仍未休止,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已造成大規模人員傷亡,生活在那里的230萬巴勒斯坦人徘徊在生死邊緣,家園破敗,生活條件極度惡劣。
所以,這一次雙方能否嚴格執行協議內容,讓協議真正發揮作用,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根據以色列與哈馬斯達成的條款,以色列將從加沙撤軍,同時釋放約1000名巴勒斯坦囚犯。然而,停火協議能否得到有效落實,戰后治理方案是否能夠穩步推進,這些都是擺在國際社會和相關各方面前的挑戰。
3、這一次,停火協議能否持久?
國際社會普遍支持“兩國方案”作為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出路,這一方案旨在建立新邊界上的一個獨立巴勒斯坦國,享有完全的主權。對此,外界普遍寄予厚望,因為只有這樣,巴以雙方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和平共處。
但雖說再簽停火協議,到底能否持久,還是個未知數。
畢竟它終究無法掩蓋那些深埋在歷史與現實中的結構性矛盾,因此,巴以之間的恩怨情仇,并不是一紙協議就能輕易化解的。
數據無情地揭示了現實:新一輪的沖突以來,已有超過4.6萬名巴勒斯坦人喪生,逾11萬人受傷,巴以沖突造成的慘重代價令人痛心。
總之,中東的未來不是簡簡單單的一步棋,而是國際政治、經濟、文化多維度博弈下的結果。唯有在理解這些復雜力量的基礎上,我們才能對這片土地抱以真正的希冀。
轉載原創文章請注明,轉載自山東天桓計量檢測有限公司,原文地址:http://www.ddcec.cn/post/34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