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嚇人的!建議別用這個中文名!”女網友道歉……
“一夜之間,小紅書變成‘國際書’了!”
一場“社交媒體大遷徙”正在中美之間如火如荼地上演。在TikTok禁令的陰影籠罩下,美國用戶紛紛開始尋找全新的互聯網“棲息地”。中國社交平臺小紅書在這場“遷徙”中,成為不少人的首選,一場趣味橫生的跨境互動在此展開。
分享日常、學習語言、曬寵物照、指導作業……中美兩國網友在社交平臺上實現“雙向奔赴”。有中國網友表示,“這是一個很好的向全世界沉浸式展示中國文化的機會。我們歡迎外國用戶參與進來。”多位美國網友則形容小紅書的社群氛圍“熱情友好”。
爆火之后,小紅書能否接住這波“潑天富貴”、長期留住海外用戶,還是未知數。但有美國網友告訴南都、N視頻記者,會一直使用這一應用。“在這里能學到中國的文化、食物、時尚,我感到非常興奮,或許有一天我會來中國游玩!”
大量美國網友涌入小紅書。
雙向奔赴
“我一覺醒來,打開小紅書,全是外國人和英文。”“我現在刷小紅書跟刷英文版一樣,三步一個歪果仁(外國人)。”“小紅書變成‘國際書’了!”中國網友們發帖分享道。
近日,帶著 “TikTok refugee”標簽、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的外國網友占據了中國網友的小紅書首頁,其中大量外國網友的IP都顯示為美國。 暴漲的熱度使小紅書沖上美區蘋果應用商店免費應用程序排行榜榜首,成為前十名里唯一的中文應用。
小紅書登美區蘋果應用商店免費應用下載排行榜榜首。
中國網友震驚之余,與發帖的美國網友積極互動,在社交媒體上實現了兩國網友的“雙向奔赴”。一時間,原本是中文社交平臺的小紅書上,處處都是熱鬧非凡的“中英雙語角”。
不少美國網友試圖通過翻譯軟件用中文分享交流自己的生活日常,稀奇古怪的翻譯錯誤卻讓中國網友直呼“大腦死機”;有中國網友掏出自己的英語試卷向美國網友求助,獲得美國網友一連串答案的熱情回應,也有美國網友發出自己的數學試卷反向求助;為在小紅書獲得一席之地,外國網友還積極響應中國網友上繳“貓稅”“兔子稅”“羊駝稅”的號召,紛紛曬出自己的寵物照片。
一位上繳了“貓稅”的美國網友評論區里,許多中國網友也曬圖分享自己的寵物貓。“My Cat(我的貓)”,王女士在這位美國網友曬貓的帖子下留言道,但她發送的卻是大熊貓“福寶”的照片。
“這是一個很好的向全世界沉浸式展示中國文化的機會。我們歡迎外國用戶參與進來。”王女士向南都記者分享她和美國網友交流的感受道,“許多美國人涌入小紅書,自發學習中文,用中文發言,尊重我們的文化,我們也應該以禮待人,以平等的心態進行交流。”
“熱情友好”,多位美國網友如此形容小紅書的社群氛圍。美國網友Hazel告訴南都記者,“我非常喜歡這兒,氛圍太好了。”
Hazel在小紅書上發布了一條自我介紹的視頻,并附文稱“想要學習中文”。視頻里,她舉著電腦播放由軟件翻譯的機械式發音的中文音頻,“很高興見到你,我的名字是‘真子’,我住在美利堅合眾國,我喜歡學習語言、看電影、玩電子游戲和結識新朋友。希望能成為朋友。”
Hazel的自我介紹視頻。
有中國網友留言評論道,建議不要使用這個中文名,“挺嚇人的”。Hazel向其道歉并詢問如何將自己的名字翻譯成中文,引來其他中國網友的安慰,“你不用道歉,只是翻譯的問題,你的名字聽起來成了日本著名恐怖電影里的‘女鬼’”。還有不少中國網友踴躍給Hazel取中文名出主意。
“大家都很有梗,我學到了很多!”Hazel告訴南都記者。數位美國網友也對南都記者表示,自己在小紅書的體驗很新鮮,能夠學到很多新東西,“我計劃留在這里,我發現其他文化太有趣了”。
1月15日,來自紐約的音樂人Stefan第一天開始使用小紅書,他發布的大多是自己的表演視頻。“我有一些音樂人朋友去中國演出過,他們告訴我很多關于中國的事,都聽起來很棒。”Stefan向南都記者表示,朋友們的分享讓他對中國一直都有不錯的印象,但他還是沒有想到“這個社交平臺上的每個人都如此友好可愛”。
Stefan發布多條演奏視頻。
來自波士頓的美國網友Drue說,“作為一名非裔美國人,我一開始確實有些擔心。能夠在這個社交平臺感覺如此溫暖和自在,真的是個驚喜。”他同南都記者分享道,“我接觸的輿論環境一直在恐嚇我們,可悲的現實是,人們永遠不會通過自己的研究來了解真相。”
“我發現這個社群氛圍美好熱情,實現了消除語言障礙的用戶友好氛圍。”Drue說。
“搬家”背后
“因為TikTok要被禁,所以我才來到這里。”Hazel告訴南都記者。這也是多位美國網友向南都記者解釋自己使用小紅書的原因。
作為社交媒體新興勢力, TikTok近年席卷美國互聯網,收獲了大量美國用戶的喜愛。如今, 它卻被美國政府禁令的陰影籠罩,前途未卜。據新華社消息,2024年4月24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一項國會通過的法案,要求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在270天內將TikTok出售給非中國企業,否則這款應用程序將在美國被禁用。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將于1月20日就職。央視新聞報道稱,特朗普曾于2024年12月27日敦促美國最高法院暫緩實施TikTok強迫出售令,以為其提供時間通過政治手段解決此爭議。然而,美國最高法院于當地時間1月10日上午聽取了關于相關法案是否違憲的辯論, 多數大法官傾向認為TikTok公司與母公司字節跳動的關系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這意味著, 盡管美國最高法院尚未作出裁決,但其傾向于支持國會與政府的決定。 而在特朗普上任前一天的1月19日,270日的出售期將結束,TikTok或在美國面臨全面禁令。
“作為一個社群,TikTok用戶需要另一個可以交流的平臺,我開始使用小紅書正是因為其他用戶在TikTok上提到它,我就想自己去看看。 使用小紅書,是對我們政府最大的反擊。”Drue向南都記者表示。
“這將會是美國歷史上最滑稽有趣的抗議。有一個軟件叫小紅書,你能在應用商店下載它。這會是我們最大的反抗。”一名擁有40萬粉絲的TikTok網紅發布的這條置頂視頻至今已收獲超460萬的播放量以及近61萬的點贊數、8萬的轉發數。
一名擁有40萬粉絲的TikTok網紅呼吁網友使用小紅書。
同時,許多擁有大量關注者的TikTok用戶也發布視頻發出類似呼吁,而在他們的評論區里,美國網友紛紛留言附和響應。
除了契合美國網友對于禁令不滿心理的表達需求,小紅書從一眾中國社交軟件中脫穎而出,也有其自身優勢。
“小紅書確實和TikTok有神似之處,和抖音也越來越像,談不上誰模仿誰,甚至 字節跳動在美國也推出了類似小紅書的種草應用Lemon8。本質上, 這是移動互聯網上視頻內容分享的‘殊途同歸’。”互聯網分析師張書樂向南都記者指出。
張書樂提及的應用Lemon8近日也受到美區用戶的關注,其下載量在免費應用排行榜上同樣常居高位。
“小紅書和TikTok既相似,又是同一個國家的互聯網產品,在很多構架上會兼容,而且‘生地’容易開墾,里面還沒有形成內容創作者的固化,這都讓美國用戶做出了近乎一致的搬家選擇。”張書樂說。
此外, 小紅書全球注冊的便捷性也是其吸引美國網友的一大優勢。經測試發現,使用美國手機號即可一鍵注冊,對于美國網友來說非常輕松。
爆火之后
央視新聞報道稱, 美國媒體也注意到了美國用戶涌入“小紅書”這一現象。 “這場社交媒體大遷徙將中國人和美國人前所未有地聯系在一起,雙方都展現出友好互動的意愿。”有媒體如此評價大量TikTok網友涌入小紅書的現象。
其中提到,一些美國新用戶表示“我們想做個好客人”,并呼吁尊重中國社交平臺的偏好與規則;與此同時,中國用戶熱烈歡迎新來者,還熱心地分享視頻教程,幫助美國網友使用該應用。
“這可能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在美國媒體引用一名小紅書用戶的評論寫道,“感覺一瞬間發生了如此多的變化。我們兩國的普通民眾以前從未真正有過聯系……我希望每個人都能借此短暫的機會進行有意義的思想交流。”
還有外媒在其報道中將小紅書形容為TikTok“出乎意料的替代者”。
相關詞條已有4億瀏覽量。
隨著中美網友熱烈互動的持續展開,小紅書是否會成為外國網友們長期使用的TikTok“平替”也成為熱議話題。
對此,張書樂對南都記者分析稱,“本質上,小紅書不會成為平替,它能夠占據一席之地,就是靠小而美的口碑種草分享,而不是泛娛樂內容,如果改變了生態去擁抱流量,成為高仿,反而容易墜落。”
張書樂認為, 近期這一波熱度或許“來得快,去得也快”。因為TikTok的未來不確定,可能出現回流。同時,美國博主在小紅書上也可能“水土不服”。而小紅書的主要用戶們也在熱鬧過后,可能會恢復自己習慣的種草生態,不再為亂入內容“發電”。
“ 小紅書想要抓住這波流量并不容易。小紅書運營方比起關注海外用戶的黏性,更應該關注本土用戶的需求。突然涌入的海外網民勢必會對本土用戶造成沖擊,在好奇心過后,怎么能夠讓鐵桿粉絲不被打擾,是小紅書應當思考的問題。”張書樂建議。
在海外爆火之后,小紅書能否真正留存住這批用戶,接住這“潑天富貴”還是未知數。但 受訪的多位美國網友表示,他們有在這個平臺上長期停留的計劃。
Stefan稱,“我想我會長期使用小紅書并且分享音樂。”Drue同樣說道,“我想一直使用這個應用。我對能夠在這里學到中國的文化、食物、時尚感到非常興奮,或許有一天我會來中國游玩。我已經等不及看看未來幾個月會發生什么了。”
轉載原創文章請注明,轉載自山東天桓計量檢測有限公司,原文地址:http://www.ddcec.cn/post/34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