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人壽20天內兩度出手,險資舉牌熱潮能否延續?
來源:國際金融報
時隔20天,平安人壽再度出手舉牌銀行股。
1月15日下午,平安人壽發布公告稱,平安資管受托平安人壽資金,投資于郵儲銀行H股股票,于1月8日達到郵儲銀行H股股本的5%,根據香港市場規則,觸發平安人壽舉牌。
去年底以來,中國平安及旗下子公司平安人壽、平安資管持續舉牌銀行H股。截至1月15日,中國平安對農業銀行H股的持股比例增至5.05%;平安人壽對郵儲銀行、招商銀行、工商銀行H股的持股比例分別增至5.01%、5.01%、16.01%;平安資管對農業銀行、招商銀行H股的持股比例分別增至5.03%、5%。
分析人士指出,險資增持銀行股,主要是基于銀行股所展現出的低估值與高分紅率特性。此外,銀行尤其是國有大型銀行的經營狀況相對穩定,這與險資的投資理念高度契合。
險資舉牌潮涌
港交所股權披露信息顯示,平安人壽于1月8日買入716.9萬股郵儲銀行H股,每股平均價為4.5639港元,合計耗資3271.4萬港元。
在此次增持前,平安人壽持有郵儲銀行H股的比例為4.97%,增持后持股比例進一步升至5.01%,構成舉牌。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2025年首例險資舉牌。而就在2024年最后一天,平安人壽發布公告稱,公司委托平安資管投資工商銀行H股股票,于12月20日達到工商銀行H股股本的15%,觸發舉牌線。
記者了解到,平安人壽于12月20日買入工商銀行H股4500萬股,每股平均價為4.8718港元,持股比例從14.94%增至15%。平安人壽彼時表示,本項投資為公司權益組合的正常安排。
這不僅是平安人壽時隔五年首次舉牌上市公司,也將2024年全年的險資舉牌次數推高至20次,創下2021年以來的新高。
東吳證券非銀金融行業分析師孫婷認為,多重因素催生了本輪險資舉牌潮。一方面,保費高增疊加利率下行,險企資產端面臨利差損與資產荒壓力。2023年以來,以增額終身壽險為代表的傳統險產品熱銷,帶動行業保費高速增長,形成了資產端較大配置需求。而國內長端利率持續下行,險企資產端利差損和資產荒壓力較大,需要尋找合適的配置資產。
另一方面,新會計準則下股票投資面臨收益與波動的兩難選擇。自2023年起,上市險企開始執行新金融工具準則,股票資產需要在FVTPL(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和FVOCI(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中二選一。目前上市險企股票投資以FVTPL為主,股市波動對當期凈利潤影響顯著。而通過配置長股投(長期股權投資)或者高股息(OCI)策略可以適度改善這一問題。
不過,險資舉牌也需要關注償付能力壓力。孫婷表示,在《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規則(Ⅱ)》(償二代二期工程)框架下,長股投和部分股票投資市場風險因子提高,會消耗更多資本,從而導致償付能力下降,可能成為限制險資舉牌的重要因素之一。
銀行股受青睞
記者注意到,除此次舉牌郵儲銀行外,近段時間以來,“平安系”還頻頻掃貨其他銀行H股,涉及招商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
具體來看,1月10日,平安人壽增持招商銀行H股189.25萬股,每股作價38.3298港元。
1月9日,平安人壽增持工商銀行H股5952.2萬股,平均每股價格4.924港元。
1月7日,平安資管增持招商銀行293萬股,每股作價38.1698港元;同日,中國平安以每股平均價4.2216港元購入農業銀行3167.8萬股。
此前,平安資管已于1月3日買入農業銀行H股1652.1萬股,每股平均價4.2257港元。
1月2日,中國平安增持工商銀行H股1.5億股,每股作價4.8816港元。
去年12月18日,中國平安和平安資管分別增持6770.3億股和6725.5萬股建設銀行H股,每股作價均為6.3055港元。
“平安增持銀行H股或出于資產配置及業務發展雙重考量,兼具積極響應中長期資金入市號召的正外部性。”申萬宏源發表研報認為,建設銀行、郵儲銀行H股估值低、股息率高,增持性價比高,且銀保渠道“報行合一”落地后,銀保業務的推動邏輯及市場競爭發生根本性變化,提升持股比例或將助力公司加強與大行在銀保等各項業務的深度合作,提升公司在合作中的話語權。同時,也是積極響應中長期資金入市的號召。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月16日收盤,六大國有銀行H股股息率在8.87%至10.58%之間,均高于A股。
展望2025年,民生證券分析師余金鑫稱,預計銀行業繼續保持穩健經營,為分紅可持續性提供堅實支撐,在行業高股息屬性的基礎上,優選性價比較高的股息標的。尤其銀行板塊估值仍處于歷史較低區間,在悲觀預期改善、無風險收益率下行背景下,估值上限或進一步打開。
“2025年年初至今,銀行股表現平穩,好于紅利板塊,核心原因在于銀行股基本面對應的正股仍有確定性較高的價值空間。”中信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肖斐斐在研報中指出,在重估銀行信用風險資產背景下,“好于交易估值隱含預期”的現實繼續演繹,疊加保險、被動、主動等機構配置行為的積極影響,預計2025年上半年銀行股仍有確定性較強的回報行情。
轉載原創文章請注明,轉載自山東天桓計量檢測有限公司,原文地址:http://www.ddcec.cn/post/34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