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終于結束?談判方案曝光!普京通電中方,烏克蘭對盟友下手!
據光明網報道,新年伊始,一場“能源戰”在歐洲打響。由于烏克蘭拒絕續簽俄羅斯天然氣過境輸往歐洲的協議,俄羅斯于1月1日起停止向歐洲供氣,標志著俄多年來在歐盟能源市場主導地位的終結,也給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對俄天然氣依賴度較高的歐洲國家造成了能源供應問題以及巨大的經濟損失。斯洛伐克總理菲佐表示,烏克蘭單方面終止俄氣過境,可能給斯洛伐克造成15億歐元的損失,給歐洲造成約700億歐元損失。
天然氣管道(資料圖)
俄羅斯國防部發布聲明稱,烏克蘭方面上周六使用9架固定翼無人機攻擊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土耳其溪”管道壓縮站基礎設施,試圖阻斷俄方通過該線路向歐洲國家供氣。俄國防部表示,所有無人機被摧毀,俄方無人員傷亡,但墜落的無人機殘片造成地面設施和設備受損。據悉,該天然氣壓縮站對“土耳其溪”管道的天然氣輸送至關重要。“土耳其溪”是俄向土耳其供應天然氣并通過土耳其向歐洲南部供應天然氣的管道項目。
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前,俄羅斯是歐盟最大單一天然氣供應方。俄通過波羅的海海底“北溪”管道、白俄羅斯—波蘭管道、烏克蘭管道和“土耳其溪”管道向歐洲國家輸氣。沖突爆發后,隨著歐盟對俄實施制裁并制定“擺脫對俄能源依賴”政策,加上“北溪”管道遭破壞,俄對歐供氣量銳減。據歐盟官網發布的數據,歐盟成員國進口俄管道天然氣的比例從2021年的40%降至2023年的約8%。就管道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LNG)而言,俄占歐盟天然氣總進口量的不足15%。
菲佐和普京(資料圖)
烏總統澤連斯基在社交平臺上譴責斯洛伐克總理菲佐近日訪問俄羅斯莫斯科的行為。澤連斯基稱,烏克蘭方面曾在天然氣運輸停止前提出幫助斯洛伐克,但菲佐不顧許多歐盟國家的警告,“傲慢地拒絕”這一提議。斯洛伐克內政部長埃斯托克指責稱,澤連斯基對斯洛伐克進行了“毫無意義和不真實的攻擊”。埃斯托克強調,烏克蘭應該專注于本國的復雜局勢,為爭取和平而努力;而不是攻擊一直對烏克蘭進行人道主義援助的斯洛伐克。他要求澤連斯基盡一切努力進行和平談判。
俄烏輸氣協議終止引發斯洛伐克、匈牙利等歐盟成員國對于能源供應的擔憂。據報道,斯洛伐克總理菲佐在寫給歐盟理事會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公開信中,強烈批評烏克蘭自2025年1月1日起停止向斯洛伐克輸送天然氣的決定。菲佐在信中強調,烏克蘭沒有與歐盟或受影響國家就此事進行公開磋商,同時他提醒,俄羅斯天然氣通過烏克蘭過境并不違反歐盟法律。烏克蘭還拒絕非俄羅斯天然氣過境替代提議,這一決定將對原本就面臨著經濟困難歐盟和斯洛伐克產生負面影響。
菲佐(資料圖)
俄羅斯天然氣過境烏克蘭協議,是在2019年簽署。在此之前烏克蘭方面就表態,在該協議到期之后,將不會與俄羅斯續簽。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日表示,去年1月到11月,俄羅斯向歐洲輸送的天然氣高達500億立方米,相較于23年同期顯著上漲,而通過該管道的就超過150億立方米。這條管道主要通向歐洲東部國家,包括匈牙利和斯諾伐克。在俄羅斯向歐洲供氣受阻之后,德國的電價一反常態,甚至跌到了0以下,這意味著德國的發電廠把電賣給分銷商還要付費。
烏克蘭更急于加大對俄羅斯的壓力。“斷氣”涉及俄歐能源依存,金融經濟更是關鍵。如果收緊對俄羅斯的繩索,那么有可能影響俄羅斯在前線作戰以及未來對烏的這種軍事行動。說到制裁,在俄烏沖突過程中,西方國家已經對俄羅斯出手。但是有一家俄羅斯的銀行巨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幸免于難。之所以這家銀行如此特殊,讓西方國家手下留情,因為這家銀行是俄羅斯和歐洲天然氣交易的結算通道,歐洲只要希望進口俄羅斯的天然氣,就會投鼠忌器。
烏克蘭是想斷掉俄羅斯一條重要的“經濟血管”。有數據顯示,天然氣出口是俄羅斯財政收入的關鍵來源之一,每年能貢獻大約三成的國庫收入。而這條過境協議就是其中的命脈之一。如果烏克蘭掐斷了這條路,俄羅斯得繞道去找其他出口方式,比如修新管道或靠船運,既費時費錢,又要大幅打折出售天然氣。這樣一來,烏克蘭就可以間接削弱俄羅斯在俄烏沖突中的資金支持,給莫斯科增加經濟上的煩惱。其次,烏克蘭還在下更大的一盤棋——向歐洲和美國施壓,讓這些盟友更加支持自己。
拜登(資料圖)
據環球網報道,美國總統拜登宣布對俄羅斯經濟實施新一輪制裁,涉及該國兩家最大石油公司及183艘油輪。“今日俄羅斯”(RT)同日報道稱,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對此作出回應,稱拜登唯一的“遺產”將是他卸任留下的“爛攤子”。對于拜登宣布的上述制裁,白宮官員表示,這些制裁是迄今為止針對俄羅斯能源部門最為嚴厲的措施,旨在切斷俄羅斯主要的俄烏沖突資金來源。新措施還包括對多個能源相關實體的封鎖,并限制俄羅斯通過能源出口獲取美元收入。
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所長孫壯志接受采訪時分析說,新的對俄制裁將進一步惡化俄羅斯外部經濟環境,但此類制裁無法切斷俄羅斯對外出口能源。美國這次對俄羅斯能源企業的制裁是比較全面的,一些主要的企業都被納入其中。這個決定會影響俄羅斯石油天然氣的對外出口,會使俄羅斯本就惡劣的外部經濟環境進一步惡化。從既往經驗看,在能源領域的制裁往往是“雷聲大雨點小”,畢竟國際能源市場的供求關系不是美國或少數西方國家能完全控制的。
俄羅斯是排在美國、沙特之后的全球第三大原油生產國,亦是全球第二大原油出口國。業內人士認為,俄羅斯對全球原油市場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新一輪制裁將擴大俄羅斯原油供應風險敞口。“在原油供應端,俄油供應風險敞口將擴大至近三成。”中金公司研究部大宗商品首席分析師郭朝輝介紹稱,產量方面,Gazprom Neft和Surgutneftegas兩家公司合計占俄羅斯原油產量約27%,共計292萬桶/天;出口方面,兩家公司海運原油出口合計約97萬桶/天,約占俄羅斯海運原油出口總量的29%。
特朗普(資料圖)
據央視新聞援引美媒分析,此次制裁正值美國向烏克蘭提供大規模軍事援助之際,拜登政府希望借此鞏固對烏克蘭的支持,并為即將上任的特朗普政府繼續對莫斯科施壓奠定基礎。美國官員指出,這些制裁將對俄羅斯經濟造成巨大壓力。盡管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曾表示希望與俄羅斯達成和平協議,但拜登政府認為,通過加強制裁可以為未來的談判奠定更有利的基礎。分析人士指出,此次行動標志著美國經濟壓力策略的重大轉變。
轉載原創文章請注明,轉載自山東天桓計量檢測有限公司,原文地址:http://www.ddcec.cn/post/33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