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海證券賀春明:ETF及被動投資勢不可擋,在享受其便利和低成本優勢的同時,需警惕潛在行為偏差和專業風險
專題:金麒麟·券商財富管理創新發展論壇
1月16日,新浪財經金麒麟·券商財富管理創新發展論壇舉行!開年盛會,券業盛典,超50家券商齊聚!財富管理大時代,近百名專家學者、券業大咖共話創新業態,展望未來機遇。
國海證券零售財富委員會財富管理中心副總經理賀春明表示,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及被動化投資已成為全球投資領域的大趨勢,這一趨勢在成熟市場得到了充分驗證。在我國,自2021年以來,主動管理型基金規模呈現縮量態勢,而被動基金規模則迅速上升,背后原因值得深入剖析。
賀春明認為,ETF及被動化投資的大趨勢不可阻擋,但普通投資者在享受其便利和低成本優勢的同時,也需警惕潛在的行為偏差和專業風險。金融機構,尤其是券商,應積極發揮專業優勢,為投資者提供全方位的投資顧問服務,幫助他們更好地利用ETF實現財富增值。在指數化投資的新時代,主動投資將以新的形式繼續發揮重要作用,推動投資領域不斷向前發展。
主動管理型基金的困境
2021年以后,股票市場的下跌對主動管理型基金造成了重大沖擊。一方面,主動管理型基金的業績絕對值下降;另一方面,在Alpha(超額收益)上表現為負值。在這種背景下,投資者對被動投資的認可度自然提升。此外,被動投資本身具有交易成本低、透明度高的優勢,這使得其在投資者心中的地位日益凸顯。
普通投資者的理性選擇
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通過ETF進行長期投資或配置是一種明智的選擇。然而,大多數個人投資者在股票或基金投資中存在諸多行為偏差,導致即使在主動管理型基金具有Alpha優勢的情況下,也出現了“基金賺錢但基民不賺錢”的現象。當主動管理的Alpha不足時,這一問題更加突出。
盡管ETF為普通個人投資者提供了便利,但仍存在行為偏差問題,這與股票交易的邏輯相似。例如,如何避免在ETF交易或投資中過分短期化、追漲殺跌,以及如何專業理解和判斷ETF的異常折溢價狀態等,都是投資者需要面對的挑戰。去年,一些跨境ETF就出現了短期溢價的情況。
專業服務的重要性
利用ETF科學構建大類資產組合,以滿足自身投資目標和風險偏好,涉及到眾多專業服務要求。對于券商而言,為投資者提供專業意見、解決客戶痛點是關鍵。ETF本身低費率的特點,使得單純依靠產品銷售難以構建良好的商業模式。因此,通過投資顧問服務,將ETF作為工具,構建合理的商業模式,實現投資顧問商業價值的變現,成為未來指數化投資大方向或大時代中需要重點布局的方向。
主動投資的新內涵
在指數化投資時代,主動投資并非完全被邊緣化,而是賦予了新的內涵。投資者和金融機構需要主動地研究市場趨勢、分析ETF產品特點、了解客戶需求,從而提供個性化的投資建議和服務。這種主動投資體現在對投資策略的精心設計、對風險的精準把控以及對市場機會的敏銳捕捉上,而非傳統意義上的主動選股或擇時。
轉載原創文章請注明,轉載自山東天桓計量檢測有限公司,原文地址:http://www.ddcec.cn/post/33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