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文件揭秘,烏軍陷入困境,北約挑釁俄底線,芬蘭遭俄羅斯警告
近年來,隨著俄烏沖突愈演愈烈,北約各國、朝鮮也卷入其中,最近,烏軍在俄羅斯庫爾斯克州地區,在朝鮮士兵遺體上發現了關鍵文件,是有關于俄朝的作戰作戰經驗總結。
從烏克蘭發布的關于俄烏戰場的情況來看,在激烈的戰斗中,雖然烏軍使用了高效致命的自殺式無人機和密集炮火進行攻擊,但朝鮮士兵依然保持頑強的戰斗意志和靈活的戰術,解放了一些重要戰略要地。
談到俄朝兩軍的協作,朝鮮士兵對在反炮兵作戰和無人機操作中學習到的經驗尤其重視。他們和俄羅斯空降部隊密切合作,俄方提供的關于無人機偵查、電子戰、以及火力打擊的指導,成為朝鮮部隊提升戰斗能力的關鍵支持。
有了朝軍的幫助,俄羅斯是如虎添翼,但是烏克蘭就不樂意了,所以這兩天忙著炒作朝鮮俘虜的事情,利用朝鮮俘虜事件向俄羅斯施壓,希望獲得更多籌碼,順便也向西方國家施壓,希望得到更多的軍事援助,特別是在彈藥和防空系統方面。
我們都知道,現在北約已經開始明目張膽的挑釁俄羅斯了,波羅的海成為了北約對抗俄羅斯的又一主場。俄羅斯和北約之間的矛盾,是俄烏沖突一再延宕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日,芬蘭特種部隊扣押了俄羅斯油輪“鷹S號”,導致俄羅斯和北約之間的對抗激化,芬蘭方面聲稱,該油輪涉嫌運輸禁運的俄羅斯石油,并且可能裝載“軍事偵察設備”。
俄羅斯迅速做出了反應,直言這是赤裸裸的挑釁行為,俄方認為,這不僅破壞了該區域的穩定,而且也加劇了波羅的海地區的緊張關系。
俄羅斯還發出嚴厲警告:如果局勢進一步惡化,芬蘭的城市可能會成為俄羅斯導彈的首要目標。
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想要在上臺后快速解決俄烏沖突,看起來是一件非常難以實現的事情。特朗普的視角強調“美國優先”,認為俄烏沖突以及北約在歐洲的防務問題是美國的重要負擔。
因此,美國對沖突的態度可能在特朗普正式就職后出現轉變。拜登政府在過去3年中對烏克蘭提供了超過1000億美元的援助,而特朗普不太可能繼續這種大規模的財政支持。相反,他可能削減對烏克蘭的援助,或利用援助作為杠桿施壓烏克蘭做出妥協。
特朗普的計劃給烏克蘭帶來了新的不確定性,在整個2024年,烏克蘭在兵源、彈藥和武器裝備上處于劣勢,戰場形勢對其極為不利。
如果失去美國這個主要支持者,那么戰線很可能面臨崩潰的風險。澤連斯基似乎也意識到了這一現實,自去年下半年以來,他從最初拒絕談判的立場逐漸向特朗普的主張靠攏。
不光如此,長時間的戰爭已經讓俄烏兩國人民非常疲倦,在烏克蘭國內,我們觀察到一股微妙而又顯著的民意變化浪潮。烏克蘭民眾已經傾向于通過談判來結束持續的沖突,不想再繼續戰爭。甚至有38%的烏克蘭人表示,愿意用一些領土來換取和平。
俄羅斯的局勢要比烏克蘭好太多了,俄軍在東烏克蘭戰場上占據優勢,并且不斷推進。在庫爾斯克地區,俄軍也保持著主動權,不斷收復被烏克蘭占領的土地。俄羅斯國防部長別洛烏索夫透露,俄軍在2024年已奪回4500平方公里的土地,是2023年的七倍多。
在盧甘斯克州的領土上,俄軍已經牢牢掌控了幾乎全部區域,與此同時,在頓涅茨克、扎波羅熱以及赫爾松這三個州,俄軍的控制范圍也達到了70%到75%。尤其是在頓涅茨克州,俄羅斯軍隊在一些關鍵城市,如波克羅夫斯克和托列茨克,以驚人的速度推進。
有些人或許認為,俄羅斯在戰場上的強勢表現意味著它對談判并無興趣,甚至可能繼續擴大戰線。不過,普京早就說過,俄羅斯從不排斥談判,反而是積極尋求談判機會的。
特朗普也表示,他將很快和普京會面,商討俄烏沖突的事情。即便解決俄烏沖突的條件還不成熟,但仍要努力去創造條件,3年多的時間,已經足以讓俄烏兩國人民深刻體會到戰爭的可怕了。
轉載原創文章請注明,轉載自山東天桓計量檢測有限公司,原文地址:http://www.ddcec.cn/post/33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