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抽檢時,某些測試項的抽檢比例很大,數據量過多,這時候記錄表格應該如何設計、如何填寫呢?
qc的抽檢標準是什么?
QC的檢驗流程如下:
1、 選擇控制對;
2、選擇需要監測的質量特性值;
3、確定規格標準,詳細說明質量特性;
4、選定能準確測量該特性值或對應的過程參數的監測儀表,或自制測試手段;
5、進行實際測試并做好數據記錄;
6、分析實際與規格之間存在差異的原因;
7、采取相應的糾正措施。 當采取相應的糾正措施后,仍然要對過程進行監測,將過程保持在新的控制水準上。一旦出現新的影響因子,還需要測量數據分析原因進行糾正,因此這7個步驟形成了一個封閉式流程,稱為“反饋環”。這點和6Sigma質量突破模式的DMAIC有共通之處。
注:QC的工作主要是產成品,原輔材料等的檢驗,QC是對整個公司的一個質量保證,包括成品,原輔料等的放行,質量管理體系正常運行等。
在質量管理發展史上先出現了“QC”,產品經過檢驗后再出貨是質量管理最基本的要求。QC職能為生產加工過程中的管控及制程數據的統計\分析,并將相關信息提供給其它部門。
怎樣做一個合格的QC?
一要具備兩個方面的知識:
一是具備TQM(全面質量管理)的基本知識,掌握并會運用基本的質量分析方法,如:因果分析法,魚刺圖等。二是熟悉所從事行業產品的生產工藝和生產流程,了解與本產品相關的其他工藝的常識。這樣在發現問題的時候可以很快作出判斷,及時解決問題。
二要做到“三勤”,即“眼勤”、“耳勤”、“手勤”。
第一:責任心
第二:熟悉新舊QC七大手法
第三:熟練LOT抽檢方法,會應用AQL表判定
第四:要會檢驗儀器(二次元,三次元,投影儀,卡尺,千分尺,色差儀等相關儀器)
第五:檢驗記錄真實性
第六:要多了解加工廠商的質量情況,生產能力和質量量隱患
qc抽檢比率怎么算?
一般抽檢比率來源于全檢數據,以及出貨要求中對于良品率的要求值 簡單的說如比如對一批貨進行全檢后不良率為20%,客戶良品率的控制要求為10%,則你的抽檢率至少要在50%以上,以保證出貨良品率能控制在10%以內
qc抽樣方案表怎么看?
查看檢驗標準,一個完整的檢驗項目應包含3個要素:批量數、檢驗水平、AQL值。注:檢驗水平通常由檢驗標準給出。再依據批量數以及檢驗水平,查看樣本量字碼,然后先看AQL值2.5時,如何選定抽樣方案。再來看AQL值1.0時的抽樣方案。最后來看AQL值為0.25時的抽樣方案
轉載原創文章請注明,轉載自山東天桓計量檢測有限公司,原文地址:http://www.ddcec.cn/post/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