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屆農交會閉幕 貿易簽約額達236億元
本報記者?李雯珊
11月28日至12月1日,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以下簡稱“農交會”)在廣州舉行。據悉,本屆農交會以“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為主題,重點聚焦展示成就、推動交流、培育品牌、促進貿易四方面內容,展覽面積超10萬平方米,近3000家企業攜2萬余種展品參展,到會專業采購商預計超5萬人。
據不完全統計,本屆農交會貿易簽約額達236億元,達成簽約意向539筆。本屆農交會線上銷售作用顯現,一大批帶貨達人線上直播,線上銷售額達1.2億元。
本屆農交會共設有省區市品牌農產品、鄉村幫扶產業精品、智慧農業、農耕文化、農機等12個展區。在現場,各大展區精彩紛呈,參展商“各出奇招”,參觀者絡繹不絕。其中,來自省區市品牌農產品展區的優質農產品琳瑯滿目,來自鄉村幫扶產業精品展區的脫貧地區特色產品格外亮眼,來自智慧農業展區的設備應用科技感十足。
在廣東展區廣東壹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展位上,記者看到琳瑯滿目的以豬肉為原料的“下游”產品,如鮮肉包、臘腸、餃子、烤腸等。展位相關負責人王先生向記者表示:“這些產品以壹號土豬或土雞為原料,通過深加工形成的綠色健康產品,目前已立足大灣區向全國范圍內輻射。”
在“一鄉一品土特產展示區”,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20多家企業參展。天南地北的土特產匯入整個農交會的大市場,獲得消費者的喜愛。
中國合作經濟學會會長、農業部原總農藝師孫中華向記者表示,發展壯大農村特色產業必須緊扣鄉村產業振興目標,深刻把握產業發展規律,依托當地的資源優勢,彰顯地域特色,適應市場需求,推進一鄉一品鄉村特色產業,在穩定供應鏈、延伸產業鏈、拓展銷售鏈、完善利益鏈上下功夫。
除了多種農產品亮相外,今年農交會上的智慧農業也讓人大開眼界。在智慧農業暨AI賦能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交流活動上,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齊聚一堂,分別發布了各自的智慧農業應用大模型,為數字化賦能“百千萬工程”注入強勁動力。
中國移動自主研發的農事服務大模型,建立了龐大的農業數據庫,提供個性化農事服務指導。實踐案例顯示,該模型在山西大同的玉米增產項目中,成功提升畝產15.5%,成為新農人的得力助手。在遼寧的信托人項目中,模型助力數字大棚建設,減少氣象災害損失。
中國聯通攜手中國農業大學發布了“范蠡大模型”,該模型覆蓋水產養殖的全維度、全生命周期,正全維度提升水產養殖效能。
此外,中國電信發布了千萬龘云產品,旨在滿足農業農村領域的多樣化需求,該產品融合了大數據、AI等先進技術,通過SaaS化服務降低用戶成本,提供便捷的技術獲取途徑。千萬龘云已在全國多地試點,未來將與更多合作伙伴攜手共進,助力農業農村的全面發展。
轉載原創文章請注明,轉載自山東天桓計量檢測有限公司,原文地址:http://www.ddcec.cn/post/1679.html